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萧王庙街道组织了《宁波市奉化区云集村庄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目前本规划已经于2021年7月6日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复,特向公众公布。 联系电话:0574-88838581 通讯地址:奉化区峰岭南路6号,萧王庙街道办事处 一、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地加强村庄规划工作领导,科学有序引导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并结合云集村发展诉求,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5、《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 6、《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15); 7、《浙江省村庄设计导则》(2015); 8、《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9、《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2012); 10、《宁波市奉化区总体规划》; 11、《“桃韵乡野”滕头—新建美丽乡村风景线规划》 12、《奉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3、《奉化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1-2015)》; 14、《奉化市域村庄布点规划(2013-2020)》; 15、《奉化区区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 16、《奉化市萧王庙街道云集村村庄建设规划》; 1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文件; 18、相关专业、专项规划 三、规划依据 云集全村域范围约4.83平方公里,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约33.94公顷。 四、发展策略 规划结合区域发展,联动周边资源,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展生态农业,构建风景线旅游网,推进村庄产业有序发展。 五、人口与用地规模 至规划期末,云集户籍人口为2356人,户数为912户。村庄总建设用地约为25.65公顷。 六、村域规划结构 产业空间布局基于村庄中远期发展设想,根据村庄现有基础产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将村域结构分为“一心一轴三片多点”。 一心:产业服务中心,即以云集村服务中心为核心的集旅游集散、生活、商贸等于一体的服务中心。 一轴:即沿浪溪路的产业发展轴,该产业轴由北向南,串联各个自然村和农业产业片,打造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 三片:分别为生态农业区、山林涵养区和城镇生态宜居区。 七、村庄建设规划 规划云集村整体采用梳理式改造的方式,进行逐步“拆村并点”,统一建设农居安置小区。 规划近期6个自然村以保留为主:汪家库、柳家、良浪溪采用梳理式改造模式;石桥、集胜、罗村采取控制发展模式。汪家库(新贝家)采取退宅还田,逐步搬迁模式。 汪家库、柳家、良浪溪三个自然村的梳理式改造以集约村庄建设用地为原则,按照村庄现状的格局,充分考虑弥勒大道的景观控制界面,合理配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美化景观绿化环境,提升村庄居住环境。 集中建设的云集农居小区主要用于安置村庄拆迁村民和婚龄青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农居小区三四期建设以小高层建筑为主,以满足村庄安置需求。同时小区先期已配套建设云集村村委会,本次规划再新配建一处综合用房和部分一层沿街商铺,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另外规划在小区西侧利用现状存量用地建设一处9班幼儿园,以供周边村民入学所需。 八、道路交通规划 1、村级主要道路 村庄各村民点分散且规模较小,各自然村主干路均是根据现状进行控制,主要道路宽度7米。云集农居小区道路系统基本采用网格状,南北两片道路各自成环,主要道路宽度控制在7米。 2、村级次级道路 村庄次路用于村庄内部车行交通,村庄次要道路宽度分别为4.5-6.0米。 3、人行路 即宅间路,是通往宅前屋后,方便村民出入的道路,宽度在3米以下。 停车设施:本规划根据村庄6个自然村布局,每村各设置1个公共停车场,各自结合村庄公共服务中心或公共场地设置,另外云集农居小区结合村委会设置一个公共停车场;规划布置7个公共停车场,共计约150个停车位,可供区块内部停车配建需求以及到达本地块外来车辆使用。同时规划农居小区三期地块所配置的机动车停车位540个,满足规范要求。 九、村庄整治工程规划 规划以“治乱、添绿、造景”为手段,通过整治,使村庄实现五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景观特色”。同时逐步开展建筑改造、管网铺设、绿化布置和环境整治等工作,提升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加快产业发展,适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结合区域联动,开展美丽乡村旅游。 十、附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规划用地平衡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