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这几天的网友们可都忙坏了!王力宏离婚的大瓜还没吃完,直播一姐薇娅又因偷税逃税引爆全网。 说起来,今年的戏份确实格外地丰富,不管是娱乐圈,还是地产圈…… “房企暴雷”、“土拍改革”、“政策频出”是这一年的关键词。不过自最近两月开始,从政策到市场反馈,似乎都开始陆续吹起了“暖风”……
01 “复苏”味道,由上至下
这股暖风最开始是从央行吹来的。9月24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上提出两个维护:“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0月中旬,央行公布:“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回稳后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11月1日,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发表名为《房地产信贷政策环境正在改善》的文章,其中提到:金融机构之前对于试点房企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部分地区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始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窗口指导。11月9日,《金融时报》报道:高盛正在抄底买入中国房企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
11月10日,央行罕见以单条新闻的形式公布个人住房贷款数据,10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12月10日: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方人士频频发声:现在就不是再去出台政策去压泡沫的问题,没有那么大泡沫。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住房更是居民的消费。中国不会出现房贷危机。居民收入增速远高于房价增长。
如此密集的发声,支持合理购房需求、促进良性循环的信号明确,各个城市已迅速作出了反应。
02 地方分化,因城施策但相较此前席卷三四线城市的限跌令,这波密集的地方政策拿捏力度,显然有着更清晰的地域差别。近一月来,就有超过10个地方相继释放出“鼓励购房”的楼市新政。补贴方式大略有直接提供购房金额补贴、对契税减免、以三孩名义发放购房优惠等多种方式。 浙江金华武义县:发布“购房券”;安徽芜湖:人才购房补贴10%购房款; 江苏南通海安:发布购房惠民补贴政策; 重庆万州:举办冬季网上房交会,契税减半; 河南开封:补贴契税总额的12%; 河北保定:超低能耗住宅不限购; 河南新乡:按照缴纳契税总额的20%给予补贴; 广西桂林: 成交合同额的1%发放消费券补贴购房者; 湖北荆门:在中心城区首次购新建商业用房补贴房价1.5%; 湖南衡阳:购买商品房最高补贴所交契税的50% 对比基础面薄弱的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二线重点城市就显得淡定许多,一刀切的放宽不会这么快到来,“各类限制”将与“全面救市”并存。各类紧缩性调控,主要集中在房企资金监管、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等行业监管上,进一步维护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宽松性调控则主要集中人口、人才政策上。point 比如:
上海开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上海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
长沙发布自贸实验区人才新政24条,明确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安排免费住房,购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可申请240万。
南通市提出“十四五”期间新建或筹集人才公共寓所10万套,打造15个精品人才社区,建立从大专到博士的综合补贴(生活津贴)体系等。 从近来的现象判断,调控已呈偏松的迹象,而各地楼市已然步入两极分化的极端格局!
03 楼市水暖,“土地”先知
政策端的“回暖”已有征兆,但市场走向和购房者信心如何,或许还要从土拍来辨别一二。
毕竟常言道:土拍是楼市的风向标!
今日,如约而至的杭州第三批集中土地出让,一改上轮的惨淡。35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额762.76亿元。其中24宗触达地价上线,将于明日进行线下摇号以确定竞得人。
 △财经网
这给已经走入严冬期的杭州楼市带来了久违的“火热”,市场热度回升信号明朗。
不由地,我们期待,宁波土地市场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呢?
|